语言四不像
我的家乡小镇使用的是客家话,不过小学毕业后考上县城的中学,我就开始说粤语了。后来大学到了北京,现在在北美,普通话和英语成了我的主要语言。
到县城之后我很成功地学会了粤语,完全没有“乡下口音”。当然,当地人大多数也都会这两种语言,一点也不奇怪。所以到了北京我也立下雄心壮志,相信在那里几年之后别人也听不出我的口音。但是刚到北京,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来,舌头拐不过弯。在家乡虽然我们读语文课本的时候也用普通话,看《新闻联播》也听普通话,但自己从来没有自由的说过,现在就有问题了。
总之,5年之后,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我才辗转地听班里一个女同学说起大一的一个班会上,我曾经站起来发言,说了一大通,她(还有班里大多数同学)一点都听不懂我在说什么。这个情况我当时倒不知道 :(。
在北京两个月之后,我拜访学校里大四的老乡,他很高兴,转过头来跟他宿舍的人说了两句话--我忘记他说了什么,但是从他浓重的南方口音里,我知道我4年之后也只能是这个样子!(其实应该是3年,是吧?)
所以,我很快放弃了“没有口音”的梦想,投入到了多姿多彩的大学青春生活中。班里一个广东梅县的同学(梅县当然说客家话了)还拿出《广州音字典》来学习粤语,我从来没有为这个烦恼过。
普通话我都没有认真练,到了北美,更没必要为了口音问题而担心了。况且我在这里还找到口音更严重的:印度、巴基斯坦来的人,说话没有清辅音,把p说成b,t说成d,说起话来嘟嘟嘟嘟一大串,口音这么重,速度还特快,本地人tmd还都能听懂!于是我就吃了定心丸,反正这里是移民社会,大家都是外来的,口音太正常不过了。要是我在北京碰到碧眼金发的老外,说着纯正的普通话,我才不习惯呢。
英语和普通话的口音很重,起码我的客家话和粤语是纯正的,为什么这个blog的题目是“语言四不像”呢?惭愧啊惭愧。我的客家话和粤语是纯正的家乡口音,跟正宗的广州、香港的粤语和梅县的客家话不一样。就好像东北话和普通话的区别。还好,在家乡看的香港武打片比较多,粤语我还能装10分钟。在多伦多跟一群香港人初交往时他们很快听出我的口音,我就解释:我本来是说客家的。
不错,我本来确实是说客家的,但是现在跟梅县的客家人聊天,我根本聊不下去,很快就变成普通话了:反正他们也都会说普通话。
延伸阅读:
那良故事之: 滚水漉出捱
[Music]誓言猶在耳邊
周末歌曲:幸福进行曲
周末歌曲:法语歌?
0 Comments: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