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1

Secure delete (Windows)

在操作系统里,文件删除后,并且从垃圾桶里清空之后,文件所在的页面被标为“可用”(unused),待下次有文件写入需要这个空间的时候,这个页面才会被改写:所以说,这时候这“已删除文件”并没有真正被删除。

好处:如果你反悔,有可能能把这些文件内容找回来。


如果你真的要删除这些文件,把这些文件内容彻底改写,在Windows环境可以使用微软出品的 sdelete (Secure Delete). 它把所有unused的页面都写上0,那些“已删除文件”被彻底抹掉:
 sdelete -cz C:  
在Linux 环境下可以用dd生成极大的文件(内容都是0)充满整个硬盘,把所有“可用”(unused)页面都用起来,然后把这个文件删除掉(scrub能做完这个事情)。

好处:1,硬盘这些空间都写上电荷0,可以减轻重量,减少环境污染。
2,如果你这个环境是一个虚拟环境(virutal machine),比如VirtualBox 或者Vmware, 而且你的虚拟硬盘是动态分布的,那么在做完这个操作,把未用空间都填0之后,在host环境可以把这些未用空间收回来,缩小这个虚拟硬盘的实际大小(它的最大空间不变,随着你以后写入文件,它的实际尺寸以后还会长大)。

用VirtualBox的话,命令是:
VBoxManage modifyvdi xxxx.vdi --compact


附注:FBI有一些硬盘探测工具能够读取硬盘磁道的残留信息,找出该扇区在被改写之前的字节,以及在那之前的字节,以及...。即使在用sdelete的时候可以用 -p 来指定写入的次数(比如说,一百次?),也不能保证你的数据百分百没有被读出的可能。

Labels: ,

Saturday, October 1

士人政府的由来

昨天提到士人政府,有必要写详细一些。

人类在进步,部落在发展,在中原(现河南一带)名为夏/商的部落的文明发展得最快,或许是因为在黄河边上,耕种容易,衣廪实则知礼节?或许是周围有一些(恰好数量的)蛮、戎的入侵,足以刺激它的发展又不至于灭族?又或许是它的位置与周围其他部落的交通方便,交流(侵略也是交流的一种)取得最多知识?总之,它最先发展了文字、礼仪,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机制:一个国家诞生了。

别的部落过来取经(不排除有被夏/商打残了的部落),也纷纷成立自己的国家,并尊称夏/商为共主,文字、文化得以传播天下。在部落时期这个部落就已经是周围部落的领头羊,现在有了文字、礼仪,它的地位更尊崇,文化传播业更广远:山东山西、湖北、陕西、河北都包括进来了。

那时候的一个“国”就是一个城,本部落的人就是领导阶层,每一房有自己的分工:专事祭祀的、专事生产的、专以武力保护国家的;有一房(大房)是专门当皇帝的。俘虏、部落败坏子弟是奴隶。城外就是“野”。

这就是当时“中华”的拓扑结构:每个城邦管理着自己的子民,防范别国和蛮、戎的入侵,同时向夏/商称臣进贡,以换取文化的传播和强大的中央之国的保护(以及“不侵略”的承诺),各国之间也有一些联姻的交流。这时候的中国就是个城邦制,或者是邦联制。

这里我把夏和商合并在一起,是因为夏朝的存在还是一个假设。我们在殷墟挖到了商朝的国都,通过对其中龙骨(用于占卜的龟壳)上甲骨文的解读,以后世的记录相对印,我们知道商的确切存在,对它的发展有个大概的了解;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找到商朝之前的文化古迹:所找到的商朝之前的,都是一些部落的痕迹,不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存在。

商朝末期,纣王无道。以血缘或小圈子传承的体制一定会碰到这个问题,接位的可能有好人,但是一定会有坏人;没有监督机制的制衡,接位坏人的只会更坏,更坏,越来越坏,不能再坏。纣王就是这样一个不能更坏的接位者。陕西一个发明了易经的周王国认为自己的文化并不比商差,有心做全中华的共主,就起兵伐纣。中华当时所有诸侯国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有的助周,有的助商。《封神演义》很详细地记载了这场战争的各路诸侯。这本书我很多年没看了,很想念啊。

大家都知道,周赢了这场战争。镇守在西北的部队总是能从与西北蛮戎的战争中获得更多的战争经验,以及更强壮的血缘和基因。后世的秦、唐都证明了这一点。战争结束,周王朝正式开始,在灵界封神的同时(详见《封神演义》),在人世间也封诸侯国,重新洗牌,把亲属和在战争中做成贡献的将领分封到各个诸侯国,强化周在各地的统治,“封建王朝”正式开始。

周王朝共800余年,包括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每一次分段都是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统治力量削弱的标志。在最后的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互相争斗,已经完全不考虑周王室的存在了。可见封建王朝分封制的失败。

在这期间一定要提的是孔子把王室专有的知识传到民间。前面说到,王室里专门有一房是专管宗庙祭祀的,他们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把握着所有的知识,父传子受,别人不得与闻。皇帝有什么问题都要跟他们商量。而孔子把他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民间,“有教无类”,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从此所有人都可以努力学得知识、礼仪。更多的可参看《孔子的教育家地位》。士人阶层从此出现。

秦灭诸国,合并天下之后,没有再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中央政府确切地行使管理全国的职责。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商、周都是把诸侯国里的事情丢给各诸侯管理,而现在每个郡、每个县里的情况都由中央派人管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然后书同文,车同轨,秦王政是不愧于“始皇帝”这个称呼的。

汉朝建立后,同样采用郡县制,法规也大多遵循秦制。可是,有一个东西一定要改变:
以前的诸侯国很小,本部落的人(后来就是贵族)作为领导就足够管理,后来任用士人,也是把他们当做家臣来使用,这些士人的忠诚就是为贵族、为王上的忠诚。现在采用中央集权,难度大大提高,况且疆界也比以前大了好几倍。因此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被作为职业公务员招进了政府机构,他们不再成为“家臣”的一员,而是为“天下”而工作。在朝廷上,宰相带领百官成为“外朝”,以天下为己任,与外戚、宦官所组成的“内朝”相制衡。

对不起前面说了那么长的历史,就是要介绍清楚这一点:以前的朝廷是贵族(统治部落)的“家事”,宰相(家臣)为了让君上解忧而努力;现在的朝廷终于第一次由平民的精英士人掌管外朝的权利,是"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王莽就在这么一个恰当的位置出现了:他既是外戚,又是苦日子出身(父兄皆死),饱读经书,礼贤下士,也是士人的一员。因此内朝和外朝都把他当做自己人。请继续阅读《理想主义者王莽


Labels: ,

理想主义者王莽

秦灭诸国,合并天下之后,法规严苛,而且战争后遗症发作:上层相信军队能征服一切,下层受苦于严重的军费支出。所以由陈胜吴广在鱼肚里放入“大楚兴 陈胜王”的字样,掀起反抗暴秦的浪潮,在推翻秦朝统治后循例以内战来决定政权得主(其实是后世抗日成功后国共两党“循例”以内战决定政权),最后以流氓刘邦胜了楚国贵族项羽为终,建立了汉朝。

汉朝为了革除以前各国(战国各国,包括秦)以传统贵族和军人为统治力量的弊病,大力提拔出色的平民(当然是文人/士人),当时的宰相大多为世间大儒来担当;这些书生得了势,竟然培养出了尊重三代古制而叫嚣变法让贤的王莽。

我们知道商、周以来除了血腥暴力的改朝换代之外,皇位都是父传子受。尧舜禹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里的英明领袖,以将大禅之位让于后辈贤者而著称。现代还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来确认他们的存在,但孔子、周子经常在著作中提及他们,羡慕他们那个时代的清明。 西汉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用“能让天下,贤哉二君!”(指尧与舜)来结束第一章《五帝本纪》。在士人的理想社会里,君子领天命而传天下,在年老体衰时就择贤而禅让,让下一个(年轻的、贤明的)君子得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管理天下以达大同世界。与血缘无关,与权势、利益无关。

有学者认为这些禅让制度是书生臆想出来的传承方式,比如韩非子在《说疑》一文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顾颉刚指出:“禅让之说乃是战国学者受了时势的刺激,在想象中构成的乌托邦。”说这是墨家为了宣传主义而造出来的。总之,这是士人希望的理想社会的传承。

王莽是外戚,姑姑是皇后,伯父是大司马,但父兄皆死,家庭俭朴。他没有官二代的毛病,饱读诗书,礼贤下士,当官之后也善待穷人,深得民众爱戴;在汉哀帝执政期间他被迫下野,期间儿子犯了事,他逼着儿子自杀以谢天下。这时是他名声最盛的时期。后代唐朝白居易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指的就是这个时候。

公元前1年,汉哀帝死而无后,皇权回到他奶奶王莽的姑姑手上。这个奶奶把王莽召了回来,立了另一个8岁的孙子作为汉平帝。王莽当政,权倾天下,在公元5年被众政府官员向太皇太后(他姑姑)提议加九锡并接受了。这个加九锡的仪式是周代传下来的由皇帝表彰大臣的最隆重的礼节:当时历史上只有齐恒公接受了两锡。王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九锡大臣,可见他多么深受同事、上级的信任!

同一年,14岁的汉平帝病死(或说是因反抗王莽的操弄而被害死),王莽协同他姑姑立了一个两岁的孩童为皇太子(世称“孺子婴”),而自称为“摄皇帝”。

三年之后,他根据“陈胜王”籤語的传统,收集了一些民间祥瑞,比如深井里发现石牛,或者什么地方发现什么石文,向他姑姑上了一个表章(并随后迅速得到批准),说是根据这些祥瑞和预测,我们应该改变一下。从此王莽面见太皇太后及皇太子的时候,自称“假皇帝”,而别人对王莽的称呼,就是“皇帝”。

在他收集民间祥瑞的时候,一个游手好闲的大学生看到了机会:"Opportunity is knocking!" 他造了两个铜匮,一个里面刻着说这两个金匮是汉高祖刘邦传下来的,王莽应该是真皇帝,另一个说上天派了11个大臣来辅助王莽,这十一个大臣分别是八个当前的王莽的党羽,两个他生造的名字,一个是他自己的名字“哀章”。在王莽成了“假皇帝”之后,这两个“金匮”就被进贡了,把王莽吓一跳:我还没准备好呢,这么快?想了两天后,他还是决定接受了, It's a shame to let it wasted。因此在他上一个表章的4天之后,他来到汉高祖的祠堂拜受了金匮,然后带着王冠发了诏书,受汉高祖之命接受禅让,并变法以强国富民。西汉正式结束,新的朝代叫做“新朝”,从公元8年至23年。

柏杨与钱穆认为王莽的受禅和变法,是士人要缔造强大的理想社会的伟大尝试。在受禅前,王莽已经位居高位,权倾天下,可以为所欲为,如果只是为了私欲,他不需要做这个政治冒险的,甚至在新朝之后,他的生活依然俭朴。但是为了心目中的士人理想社会,他需要这样的受禅来向天下证明“让贤”的可行。跟皇室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很清楚皇室的肮脏:我这么贤良的人,为什么要受汉哀帝的气而下野隐居7年?为什么要把8岁的汉平帝养大来反抗自己?现在还要捧着个不懂世事的孺子婴?他们凭什么因为血缘就能比我高一级?把王位早给我,我早就把这个天下治理好了!

王莽变法的政治主要有:
1,王田,把天下田地收归国有,而平均租给耕者。我可以说在1940年后共产党就是这么做的么?
2,废奴,把奴仆解放出来。王莽这个做法也是顺应当时解放生产力的要求,打击大奴隶主、大地主。
3,盐铁专卖,从大商贾手上把这些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贸易抢过来。人民政府为人民啊。
4,均输,类似于平抑市价,控制市场的方法。

这些措施没有得到当时民间的拥护,钱穆称之为“书生的政治”,15年后被以刘秀为首的反动地主阶级疯狂推翻了,东汉开始。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东汉(以及后来的统治者)把王莽称为篡位的叛臣逆子,在上位前是善于伪装的伪君子,因为这些统治者都害怕后人以王莽为榜样,把不称职的皇帝擅自改换掉。虽然《吕氏春秋》和《六韬》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的说法,但是统治者绝不会赞成这样的说法,而努力培养大众的奴性,加强自己的统治。

禅让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地实行过,直到现代。历史上除了皇权父传子受,都是血腥的改朝换代。不过在1877年,一些华人在南洋站稳了脚跟,成立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就是以民主选举和禅让的方式传承,延续了107年后被荷兰入侵而灭亡。

清帝退位勉强算一个:“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皇室和袁世凯之间没有刀戈相见,算和平退位。但是天下没有大平,袁世凯、张勋、和各军阀随后掀起的混战,让这次“禅让”丢了分。

前面说到哀章进贡了11个大臣的名字,王莽真的接受了:那8个党羽自然顺理成章地提拔了上来,哀章也如愿以偿地进了朝廷。捏造的两个名字,也被寻访到了:一个叫做王兴的城门令史,和一个叫做王盛的街头卖饼儿,就因为名字正确 ,“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示神焉”,平步青云。

请看前传:士人政府的由来

Labels: ,